· 历年真题卷 > 舞研教资 |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舞研教资 |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来源: 舞研教资 时间:2021-09-28 11:21 浏览:419次

摘要: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人物与观点的对应关系。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主张教育的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做准备,认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因此,提出“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斯宾塞。故C项正确。

A项: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出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题干中,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发展特别迅速,其他时期相对平稳,属于个体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如狼孩错过语言发展期就很难学会人类的语言。故D项正确。

A项: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别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这些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和水平上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记》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的理解。《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是“教育学的雏形”,尤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主要有:①“长善救失”,即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②“教学相长”指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可以超越教师;③“不陵节而施”,意为教学不要超出学生现有水平,体现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④“臧息相辅”强调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互补充。故B项正确。

A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中所包含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孟子》一书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语言和政治观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其文章气势充沛,说理畅达,并长于论辩。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价值取向的观点。个人本位论的观点:要从个人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培养自由的人。与题干中“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让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相符。故A项正确。

B项:社会本位论的观点: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知识本位论是一种知识选择的方式,指在知识选择上特别重视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能力本位论主要是以能力为目标和核心。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制的影响因素。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学校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种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与主体。制定任何一种学制都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民族和文化传统。虽然每个国家的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民族文化传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是相似的。学制在中小学分段和入学年龄划分方面,很多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正体现了学制的建立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故C项正确。

A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会影响学制。如社会主义国家应按照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改革学制,调整教育结构,培养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影响学制。学制的重大变化,究其根本原因,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民族和文化传统会影响学制。各国的学校教育制度总是根植于本国的文化历史土壤之中,即使从国外引进,也会或多或少地根据本国国情加以改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6.【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是把某一学科的同一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安排在不同学习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题干中,小学数学是用直观测量、拼图的方式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中学数学用证明的方式来学习同样的知识点,这是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重复出现。因此,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螺旋式的。故B项正确。

A项:直线式指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呈现为逻辑上前后联系的一条“直线”,前后的内容基本不重复,即之前安排过的内容在之后不再出现。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纵向式指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从已知的、具体的到未知的、抽象的先后顺序来组织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横向式指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突破学科原有的知识界限和体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围绕需要探索的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去组织课程内容,构建相对独立的内容专题。与题干不符,排除。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基本类型。按照课程设计开发主体的不同,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等实际情况而设计的课程。它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题干中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是为了满足沿海城市对海洋相关产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故B项正确。

A项:国家课程是根据所有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设计的,它反映了国家教育的基本标准,体现了国家对各个地方、社区的中小学教育的共同要求。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确保所有国民的共同基本素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生本课程是以学生为本的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与成长,课程的实施侧重于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整合,提倡学科渗透。它更体现为一种课程理念,不属于常见的课程类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8.【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类型。根据一节课所完成教学任务的类型数量,课程可以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综合课是指在一节课内,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任务的课程。题干中,李老师在语文课上完成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等多项教学任务,体现了综合课的结构。故B项正确。

A项:单一课是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例如,以讲授教材为目的的传授新知识的新授课,以巩固复习所学知识为目的的复习课,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练习课。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练习课是单一课的一种。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复习课是单一课的一种。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和常用的教学方法。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也叫问答法,主要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定义四个步骤。这一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问答过程主要体现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故C项正确。

A项: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演示法是教师的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用的德育方法。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杰出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题干中,王老师用廉颇这一榜样人物的模范行为来影响犯错误的同学的思想和行为,正是运用了榜样示范法。故A项正确。

B项: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实际锻炼法也叫实际练习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个人修养法也叫道德修养法、道德指导法、自我指导修养法,是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方法。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础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原则的理解。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班主任首先告诉这位女生,生杏和熟杏的成熟度给人带来不同的味觉感受。其次,通过吃杏子的例子告诉这位女生,早恋和吃生杏是一样的道理,让这位女生从自身的角度认识到早恋是错误的选择。最后,班主任通过这一例子,运用道理说服了这位女生,并使其从早恋中走了出来。所以,班主任运用了疏导原则。故D项正确。

A项:知行统一原则是指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有的放矢原则是指说话、做事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记忆类型的识记情况。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记忆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即事实类信息为内容,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题干中,小兰通过阅读获得了游泳的相关知识属于陈述性记忆。故A项正确。

B项: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应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保留瞬间的记忆就叫瞬时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指信息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大约为20秒,最多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迁移的分类的理解。学习迁移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和概括水平的不同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的先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与后继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题干中“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知识掌握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处于同一水平,所以属于横向迁移。B项正确。

A项: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是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二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顺应迁移指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重组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分为强化、惩罚、消退。其中,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指给予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是指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根据题目中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小马因为害怕回答问题而坐在后面,认为这样被老师提问的次数会减少,说明被提问是小马不想要的一个行为。同时,后来小马更多地坐在后面,说明他的行为概率增加了,所以一定是强化。而这里老师不提问对于学生来说是撤销了一个厌恶刺激,因此是负强化。故B项正确。

A项:正强化是指给予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延迟强化是指对学生前一段时期的行为进行强化,让学生明白有些行为不仅是不应忘记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替代强化指一种榜样替代的强化。一般说来,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的行为、获得奖励的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的倾向。如果看到失败的行为、受到惩罚的行为,就会削弱或抑制发生这种行为的倾向。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分为:①前道德阶段(2—5岁);②权威阶段(5—8岁);③可逆性阶段(9—11岁);④公正阶段(11岁以后)。其中,处于公正阶段(11岁以后)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皮亚杰认为,当可逆的道德观念从利他主义角度去考虑时,就产生了关于公正的观念。公正观念不是一种判断是或非的单纯的规则关系,而是一种出于关心与同情的真正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隐含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去判断。题干中小星依据规则和出于同情和关心做出判断,体现了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目前处于公正阶段。故D项正确。

A项:自我中心阶段(2—5岁)又称前道德阶段。该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而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于他来说不具有约束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权威阶段(5—8岁)又称他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可逆性阶段(9—11岁)又称自律道德阶段。该时期的儿童既不单纯服从权威,也不机械地遵守规则,要求平等,而是根据行为的动机来判断对错。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弗里德曼的人格分类。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等人研究心脏病时,把人的性格分为两类:A型和B型。A型人格者较具进取心、侵略性、自信心、成就感,并且容易紧张。A型人格者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不断驱动自己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其他事进行攻击。题干中晓楠“极端争强好胜,性格急躁,富有竞争意识”等性格特点表明晓楠属于A型人格。故A项正确。

B项:B型人格者则较松散、与世无争,对任何事皆处之泰然。与题干不符,排除。

C、D两项:是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

1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应对压力的方法。认知重组是心理治疗中用于改变人们常用的想法和信息加工方式的过程。题干中小强考试失利,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认真分析了原因,找到了问题,确定了新的方向,这属于认知重组。故D项正确。

A项:宣泄是指让人把过去由某种强烈刺激、不幸事件等导致的挫折、心理创伤带来的消极不良情绪发泄出来,以达到缓解和消除个体消极情绪的目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升华是指当个体因为挫折、压力或打击等而产生不良情绪和心理体验时,将伴随而生的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性欲或攻击性冲动所伴有的力比多能量转向更高级的、社会所能接受的目标或渠道,进行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补偿也称代偿防御机制,是指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不能达成某种目标时,改以采取其他方式来弥补、代偿这些缺陷,以减轻其自卑感、不安全感,建立自尊。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学生常见的几种心理障碍问题。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问题包括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网络成瘾等。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判定是否是强迫症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即强迫与反强迫并存。也就是说,当事人自己不愿意反复做这件事,但是又控制不住。题干中小艾“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说明他是想控制,存在反强迫,同时又控制不住“反复检查”,存在强迫症状,由此可判断出这是强迫与反强迫并存。故C项正确。

A项:抑郁症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抑郁症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一种神经症。其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苦恼烦闷、忧心忡忡,集中注意困难,极端敏感,对轻微刺激做出过度反应,难以很好地完成社会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恐惧症可分为单纯恐惧、广场恐惧和社交恐惧。侧重点为非理性惧怕心理。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1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堂管理的功能。课堂管理具有三个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和发展功能。课堂管理功能的发展功能,即好的课堂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合理需求,形成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主动,激发学生潜能,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符合题干中的描述。故C项正确。

A项:题干中的描述并非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是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课堂管理不具备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针对教学评价而言的。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课堂管理不具备调节功能,调节功能是针对教学评价而言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20.【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其中,处于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资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相关的问题。题干中王老师的行为符合关注情境的阶段特点。故B项正确。

A项:处于关注生存阶段的教师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处于关注学生阶段的教师关心学生发展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是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

2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自我批评和自我改进来提升教学质量。“李老师经常自觉地对自己的讲课过程进行分析,进行全面深入的归纳与总结,以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属于教学反思。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不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二、辨析题

22.【参考答案】

表述错误。

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推动作用,但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社会发展对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教育结构以及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形成制约。故表述错误。

23.【参考答案】

表述错误。

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能力是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影响活动的效率。

二者属于不同的层次,知识属于认知,能力属于实践。当然,能力的大小有赖于知识的积累程度,但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而是对知识的深层次加工,付诸实践的行动。

所以,并不是知识越多,能力越强。故表述错误。

24.【参考答案】

表述错误。

奥苏贝尔按照学习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其中接受学习既可以是机械的,也可以是有意义的。故表述错误。

25.【参考答案】

表述错误。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把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道德发展的不同表现。第一个水平是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第二个水平是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和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个水平是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其中,每个阶段虽然是固定的,但是相同年龄段的人的发展是有所不同的。故表述错误。

三、简答题

26.【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27.【参考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8.【参考答案】

(1)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约5秒—1分钟;

(2)信息容量有限,为7±2个组块;

(3)意识清晰,主体对于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有清晰的意识;

(4)易受干扰,如有其它信息出现会干扰到短时记忆;

(5)经过复述,可转化成长时记忆。

29.【参考答案】

(1)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

(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则;

(4)学生主体性原则;

(5)个别化对待原则;

(6)整体性发展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

30.【参考答案】

(1)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2)首先,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己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材料中,小张迷恋电脑,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地把他比喻为电脑,从而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对电脑的热爱和熟悉,借此,改掉了小张的毛病,多电脑硬件也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周老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材施教是指德育原则要从学生的品德发展实际出发,根据他的年龄和个性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得到最大的发展。材料中,周老师针对淘气的小赵,迷恋电脑的小张,还有语文水平不高的小黄,分别用不同的打油诗给予不同的教育,改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也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最后,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严格要求与他们的个人尊重与依赖相结合起来,使德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周老师在写打油诗时,对学生的特点,不管是淘气,还是喜爱上网,还语文成绩不好的,都是充分尊重的,让学生得到了人格上的尊重。但是,又在打油诗中提出了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希望学生能有更好的发展。周老师的行为符合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的原则。

31.【参考答案】

(1)小明的认知风格属于场独立型,而小罗的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学生在对客观事物做出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材料中,小明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常常利用个人经验独立地对其进行判断,很少受到他人的影响,属于典型的场独立型的学生。场依存型的学生在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材料中,小罗则更善于倾听他人的建议,并以此为依据分析问题,善于察言观色,表明其是场依存型的学生。(2)针对场独立型的学生,教师应多使用讨论法、谈话法,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具体做法如下:①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大胆提问的习惯;②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③鼓励学生参与课堂问题的讨论。针对场依存型的学生,教师应多使用指导法、启发法,教师的教学指导原则、教学方法应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中心,改变学生的依赖思想,强调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培养这_能力。具体方法:①建议学生制订学习计划;②督促学生自觉预习所学知识昌③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估的能力。

舞研教资

—— 专注舞蹈生教资 ——

点我咨询
推荐课程more+

X

舞蹈教师资格考试

备考资料免费领

姓名
电话
400-8766-800
  • 微信咨询

  • 舞研教资
    微信公众号

  • 舞研教资
    抖音官方账号

版权所有:北京舞研艺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2014-2024 wudaokaoyan.com 舞研艺考官方网站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16058486号-1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768号